氧碳分析仪
氧碳分析仪
光伏发电的核心是硅片,硅片的性能直接决定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。而氧 和碳 是晶体硅中两种最主要的有害杂质。
-
氧的影响:
-
来源:主要来自晶体生长(直拉法CZ法)过程中,石英坩埚与熔融硅反应引入。
-
危害:
-
形成热施主:在冷却过程中,氧会形成复合体,导致电阻率变化,使电池性能不稳定。
-
导致光致衰减:这是光伏行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。电池片在光照初期效率会发生明显下降,其元凶就是硼氧复合体。氧含量越高,光衰通常越严重。
-
形成氧沉淀:在后续热处理中,过饱和的氧会沉淀下来,形成缺陷,成为载流子的复合中心,降低少数载流子寿命,从而降低电池效率。
-
-
-
碳的影响:
-
来源:主要来自石墨加热器、隔热部件等。
-
危害:
-
促进氧沉淀:碳会显著加速氧的沉淀过程,从而加剧由氧沉淀引起的性能劣化。
-
形成碳化硅:高含量的碳会形成硬质的SiC夹杂,可能在切片时导致断线、崩边等问题,影响成品率。
-
-
因此,严格控制原生多晶硅、单晶硅棒/锭中的氧碳含量,是制造高效、长寿命太阳能电池的绝对前提。
二、 氧碳分析仪在光伏生产流程中的角色
氧碳分析仪是贯穿整个硅材料制备流程的关键质检设备:
-
原材料多晶硅检测:确保进入拉晶环节的原材料纯度。
-
单晶硅拉制过程监控:
-
从单晶炉中取出头尾料或侧肩料进行快速分析。
-
通过分析结果,反向优化拉晶工艺参数,如热场结构、拉速、磁场强度、氩气流速等,以有效抑制氧和碳的引入。
-
-
硅锭/硅棒质量分级:
-
根据氧碳含量的检测结果,对产出的硅棒/硅锭进行质量分级。
-
氧碳含量低的优质料,用于制造高效电池片;含量较高的则用于普通效率的电池片。
-
三、 对氧碳分析仪的技术要求
由于光伏级硅材料对杂质极其敏感,其对氧碳分析仪的要求非常苛刻:
-
极高的灵敏度与精度:
-
需要能够稳定、准确地测量 ppma(原子百万分之一) 级别的超低含量。
-
典型控制目标:
-
氧含量:最好控制在
< 10 ppma,先进工艺要求< 5 ppma。 -
碳含量:最好控制在
< 1 ppma。
-
-
-
优异的分析稳定性:
-
生产线上的批量检测要求仪器必须具有极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,才能保证数据可靠,用于工艺指导。
-
-
高效的自动化能力:
-
通常配备自动进样器,可以连续24小时运行,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的质检节奏。
-
-
专业的样品处理:
-
硅样品需要被精确切割、打磨和清洗,以去除表面污染,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。
-
四、 工作流程简介
-
取样:从硅棒/锭的特定部位(如头部、尾部、中心)切割下小块样品。
-
制样:对样品进行表面处理(如研磨、抛光、超声清洗),去除氧化层和污染物。
-
称重:使用高精度天平称取特定重量的样品。
-
分析:将样品放入仪器的石墨坩埚中,在高温(>2000°C)和惰性气体氛围下,样品熔融,其中的氧和碳分别被提取并转化为CO/CO₂,最后由红外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。
-
数据处理:仪器自动计算出样品中的氧、碳含量并生成报告。
总结
在光伏产业这个追求“每一丝效率”的领域中,氧碳分析仪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质检设备。它通过对硅材料中关键杂质氧和碳的精准监控,为优化晶体生长工艺、提升硅片质量、最终制造高效率、低衰减的太阳能电池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数据支撑。